天津自力教育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天津自力教育 > 文章大全 > 正文
“轻云蔽月,流风回雪。” 是什么意思?
“轻云蔽月,流风回雪。” 是什么意思?
提示:

“轻云蔽月,流风回雪。” 是什么意思?

此句出自东汉末年曹植的《洛神赋》:“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是形容洛神的美丽,后来“轻云蔽月,流风回雪 ”就用来形容女子美丽多情。 《洛神赋》:三国时期文学名家曹植(曹子建)的浪漫主义名篇《洛神赋》。《洛神赋》原名《感鄄赋》,一般认为是因曹植被封鄄城所作;亦作《感甄赋》,“甄”通“鄄”(juàn),但也有人认为其写作牵涉到曹与魏文帝曹丕之妃甄氏之间的一段错综复杂的感情。 据《文昭甄皇后传》:甄氏乃中山无极人,上蔡令甄逸之女。建安年间,她嫁给袁绍的儿子袁熙。东汉献帝七年,官渡之战,袁绍兵败病死。曹操趁机出兵,甄氏成了曹军的俘虏,继而嫁曹丕为妻。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http://baike.sogou.com/

轻云蔽月,流风回雪 是什么意思
提示:

轻云蔽月,流风回雪 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轻云笼月,回风旋雪。 出处:曹魏·曹植《洛神赋》 选段: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译文:她的形影,翩然若惊飞的鸿雁,婉约若游动的蛟龙。容光焕发如秋日下的菊花,体态丰茂如春风中的青松。她时隐时现像轻云笼月,浮动飘忽似回风旋雪。 扩展资料: 《洛神赋》以传说中洛水之神宓妃为题材,写作者对她的倾慕之情,以及因隔于人神之道,不能与之交接的惆怅。此赋确实继承了宋玉《神女赋》的传统,运用巧妙的比喻,优美的文字,刻划了一位美丽多情女子的鲜明形象,而实际上则是一篇寄心高远的摅抒怀抱之作。 据《三国志·魏书·陈思王传》,曹丕即位以后,曹植备受猜忌。往往一年而三徙藩。因而此赋的命意,在于继承屈骚美人香草以喻君子的传统,托词宓妃,以寄心文帝。 它是一篇以比兴手法创作的杰出的抒情之作,历代传诵不绝。晋王献之为之书,顾恺之为之画,影响甚大。到了南宋和元明时期,一些剧作家又将《洛神赋》的内容搬上了舞台,汪道昆《陈思王悲生洛水》即其中著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