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诺尔曼·白求恩是谁?
诺尔曼·白求恩(全名亨利·诺曼·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1916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1922年被录取为英国皇家外科医学会会员,1933年被聘为加拿大联邦和地方政府卫生部门的顾问,1935年被选为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理事。1939年,诺尔曼·白求恩因病去世。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2012年4月,加拿大驻华大使马大维高度评价白求恩:白求恩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是一位对中国人民和加拿大人民具有历史意义的人物。 2014年10月,在“纪念白求恩逝世75周年中国加拿大国际论坛”中,各大代表称赞他:他是一个斗士,是“八路军最老的一位战士”;他是一位医术精湛具有开创性的医学专家,也曾经是一位绝症患者;他是一个热情洋溢的人,对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感,也是一位诗人和画家,一位设计师、摄影家和宣传家;他个性极强又情感丰富,脾气暴躁但不失温柔,纯真率性又满怀激情。 1998年,白求恩被证实接纳入“加拿大医学名人纪念堂”;2004年,加拿大广播公司评选“最伟大的加拿大人”,白求恩杯评选为第26位伟人。据纪念馆的讲解员介绍,白求恩之所以赢得加拿大人的崇敬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钦佩他在征服“死亡”威胁过程中的坚强毅力;二是钦佩他处处为他人服务,为医疗社会化而不懈奋争的崇高精神。
诺尔曼·白求恩是谁?
白求恩,全名亨利·诺尔曼·白求恩(Henry Norman Bethune,1890年3月3日—1939年11月12日),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1935年加入加拿大共产党。 1937年,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白求恩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4月经延安转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近两年,他的牺牲精神、工作热忱、责任心均称模范,直至以身殉职。他的事迹受到中国人民的广泛赞扬。 扩展资料: 陶行知介绍白求恩到中国 1937年7月30日,陶行知应邀参加美国洛杉矶医友晚餐会。恰巧加拿大著名胸外科医师白求恩也应邀赴宴。当白求恩走到陶行知面前时,主人热情地分别作了介绍。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趁宴会还未开始,两人作了简短而亲切的交谈。当白求恩得知陶行知来自战火纷飞的中国时,立即伸出大拇指加以赞扬。陶行知还向白求恩介绍了日本法西斯侵华的野蛮行径及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情况。 白求恩被陶行知的满腔爱国热情和民族尊严深深地打动了,毫不犹豫地说:“如果需要,我愿意到中国去,同你们一块战斗。”白求恩大夫的热情答复感动得陶先生两眼湿润,他抓住白求恩大夫的手,连声说,“谢谢你,谢谢。”这一天,陶行知在记事簿上记下了一个不平凡的外国专家的名字:诺尔曼?白求恩。 当时,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蒙特利尔皇家维多利亚医院胸外科主任。在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时,曾跟随加拿大志愿军到西班牙前线冒着生命危险抢救过伤员。 按白求恩与陶行知的约定,白求恩立即返回加拿大选调人员,准备物资,很快就组建起了一支医疗队。白求恩从未到过中国,迫切需要一名助手和翻译。当时,到过中国并能说一口流利汉语的加拿大女护士简.伊文也来报名,与白求恩同行。 在加拿大,陶行知将自己演讲的门票收入连同华侨捐款,一起寄给香港保卫中国同盟,通过宋庆龄购买了药品,转交给延安的白求恩医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