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写的《故乡》中两次提到的“高墙”,各指何意
鲁迅先生在《故乡》中两次提到的“高墙”,所指有所不同。 第一次提到“高墙”是在文中第二段,作者描述自己回到家乡,发现故乡的景象和自己记忆中的景象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此时,作者用“高墙”来形容自己和故乡之间的隔阂,这个“高墙”是指时间和空间上的隔阂,即作者和故乡已经有了很长时间的分离,故乡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者感觉自己和故乡之间有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第二次提到“高墙”是在文中第五段,作者描述自己和闰土之间的交流。虽然作者和闰土之间的年龄和身份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他们之间的交流却是真诚而深入的。此时,作者用“高墙”来形容自己和闰土之间的隔阂,这个“高墙”并不是指时间和空间上的隔阂,而是指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上的隔阂。虽然闰土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但是他和作者之间的交流却能够跨越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的差异,让作者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温暖。 综上所述,鲁迅先生在《故乡》中两次提到的“高墙”,所指有所不同。第一次所指是时间和空间上的隔阂,即作者和故乡已经有了很长时间的分离,故乡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者感觉自己和故乡之间有了不可逾越的鸿沟;第二次所指是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上的隔阂,即虽然闰土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但是他和作者之间的交流却能够跨越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的差异,让作者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温暖。
古代有哪几个字可表示墙的意思?
古代表示墙的意思的字有: 1. 壁:指用土、石等筑成的坚固的墙壁。 2. 垣:指矮墙。 3. 墉:指城墙、高墙。 4. 萧:指照壁。 5. 壝:指古代祭坛四周的矮墙。 6. 廆:指墙壁。 7. 雉:指城墙。 8. 堧:指古代宫殿的外墙。 9. 堋:指射击瞄准用的土墙。 10. 阫:指墙。 11. 坏:古同“培”,指屋的后墙。 12. 庉:指楼墙。 13. 堵:指墙。 以上是表示墙的意思的字,根据不同的情境和语境,可以选择合适的字来表达。
一什么高墙怎么填量词?
墙一般使用量词“堵”。所以这里可以填“一堵高墙”。 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叫做量词。如头、匹、条等。 现在以诗词中的量词为例: 1.一( 点 )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苏东坡《水调歌头》 2.七八( 个 )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3.长安一( 片 )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 4.白发三千( 丈 ),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 行 )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