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林柯尔系的历史
1990年在英国成立首家分销公司:顾式热能技术(英国)有限公司(个人全资)。1992年在加拿大成立格林柯尔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业务拓展至美国。1995年在天津成立格林柯尔制冷剂(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公司主要从事格林柯尔制冷剂的生产,是亚洲最大非氟制冷剂生产基地。但该公司真实的生产状况不为外界所知,据说已停产多时。1998、1999年相继在北京、深圳、湖北、和、海南等地成立格林柯尔工程有限公司。2000年在开曼群岛注册格林柯尔科技控股有限公司。2000年7月格林柯尔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创业板上市。香港格林柯尔控制着一家注册于英属处女群岛的GPHL公司,这家公司又控制着三家注册于英属处女群岛的公司,这三家公司再控制着位于国内各地的6家格林柯尔公司。格林柯尔系从海外起家,到捆绑式整体上市,成功融资5.5亿港币,获得了创业的第一桶金。从那时起,顾雏军已从一个热能工程师变成一个资本高手。2001年10月收购科龙电器,顾雏军通过旗下顺德格林柯尔斥资3.48亿元收购中国冰箱产业四巨头之一的科龙电器26.43%的股权,成为科龙电器的第一大股东,科龙电器本身为香港和深圳两地上市的公司。针对这个来历不明的收购者,国内主要经济类媒体均发表了质疑文章,火力集中在顾雏军的理论悬疑、公司业绩、收购资金来源等问题上。2002年,在制冷领域,科龙电器先后收购了非上市企业及生产线,如江西齐洛瓦、吉林吉诺尔、上海上菱电器、上海阿里斯顿等,并在全国各地兴建许多科龙工业园区,已占据了中国冰箱业的大半江山。2003年5月,顾雏军又通过顺德格林柯尔以现金2.07亿元的价格,收购了美菱电器20.03%的股份,成为美菱电器最大的股东。至此格林柯尔已同时将中国冰箱行业“四大家族”中的两大巨头科龙、美菱收归麾下。2003年7月,格林柯尔旗下的科龙与杭州西冷集团签署协议,收购西冷70%的股权。2003年12月,顾雏军通过扬州格林柯尔协以4.178亿元的价格收购了扬州亚星客车60.67%的股权,并因此触发要约收购义务。2004年4月,扬州格林柯尔以1.01亿元的价格收购了st襄阳轴承厂29.84%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国资委做出了同意的批复,但证监会没有同意。一直没有办理股权转让手续,直到后来双方解除合同。2004年8月,扬州格林柯尔以1.85亿元的价格,购得河南冰熊集团旗下的冷藏汽车制造及生产设备、土地及物业(包括债务),并成立商丘格林柯尔冷藏汽车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冷藏汽车。至此,“格林柯尔系”旗下的企业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动用科龙资金,以科龙名义收购的非上市企业及生产线,如吉诺尔、上菱电器、阿里斯顿等;另一部分则是以顾雏军私人控股的企业名义收购的上市公司,如以广东格林柯尔(原顺德格林柯尔)名义收购的科龙、美菱,以扬州格林科尔名义收购的扬州亚星、襄阳轴承。2004年11月,顾雏军通过境外子公司GRCCapital全资收购了法国汽车配件生产商汤姆肯斯的子公司盖兹国际在法国莱维斯的汽车管件工厂,及英国汽车设计公司LPD,从而打通了客车从设计到零部件再到整车生产的整个产业链。2005年3月29日 香港联合交易所发布了对7位科龙前执行董事进行公开谴责的通告,格林柯尔系成监控对象。
格林柯尔系的介绍
1988年9月,曾在天津大学热能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的顾雏军发明了格林柯尔制冷剂,并在其后以其自诩的“顾氏热力循环理论”新技术闻名于业界。 1989年,顾雏军在英国创办了顾氏热能技术(英国)有限公司;1992年,在加拿大成立了格林柯尔1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12月,顾回国发展,投资5000万美元在天津建成亚洲最大非氟制冷剂生产基地。1997年,顾雏军创办格林柯尔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并于2000年7月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筹得资金7000万美元,顾通过其注册于BVI群岛的个人全资公司GreencoolCapitalLimited持有格林柯尔控股62.6%的股份。
顾雏军的人物事件
中新网1月30日电 (记者 孙建驹) 广东佛山市中院今天对格林柯尔系掌门人顾雏军案一审作为判决,顾雏军因虚报注册资本罪、违规披露和不披露重要信息罪、挪用资金罪被判10年有期徒刑(腾讯科技注:应为被判12年执行10年),并处罚款680万元。同案被告曾俊洪被判无罪,包括顾雏军在内的另外8名被告均领刑。2005年7月底,包括顾雏军在内的9名科龙及格林柯尔高管被警方控制,随后因涉嫌虚假出资、虚假财务报表、挪用资产和职务侵占等罪名被警方正式拘捕。该案于2006年11月和12月两度在佛山中院开庭审理.顾雏军及格林柯尔起诉海信科龙等八家公司索要489亿元“天价赔偿”的案件获佛山中院立案后,引来了社会关注。2015年9月7日,佛山中院向媒体通报称,该院于9月6日对此案作出一审裁定,认定顾雏军等提出的六项起诉中,包括索赔489亿元的四项起诉不属于人民法院民事一审案件的受理范围,应予驳回,另外两项关于执行分配方案异议的起诉则会继续审理。2015年9月6日,佛山中院作出裁定认为,原告在《民事诉状》中明确注明其提起的是执行分配方案异议之诉,但其起诉的多个请求涉及不同的法律事实、法律关系和法律程序,且经该院释明仍拒绝作任何变更。根据相关规定,该院对原告的起诉先行立案受理,其后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审查。经审查,原告的第二、三、四、五项起诉不属于人民法院民事一审案件的受理范围,依法应予驳回。此外,法院还指出,青岛海信空调、青岛海信电子、海信集团并非该院852-3号分配方案的当事人,也没有对原告针对分配方案的异议提出反对意见,不应作为执行分配方案异议之诉的被告。佛山中院还表示,余下的第一、六项诉讼请求,将会继续审理。据了解,裁定书已于昨天送达。9月7日,佛山中院向记者详述了驳回的四项起诉的理由。其中第二项起诉,实际上属于执行回转的主张,执行回转须以“据以执行的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确有错误,被人民法院撤销”为前提,但该案现在不具备此前提;第三项起诉,原告实际上是请求撤销生效判决,应当寻求申请再审等救济途径;第四项起诉,实际上是原告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其可以向执行法院提出书面异议;至于请求489亿余元的第五项起诉,按照法律规定,当事人不得把已经生效判决的争议再次向法院起诉,原告主张赔偿的前提应是执行依据的16个判决确有错误并被人民法院撤销,但目前该前提条件并不具备。 生于江苏扬州的顾雏军,在天津大学热能工程系读完硕士,选择的是制冷剂这个偏门专业。1988年,顾雏军在英美合办的权威杂志《能源》上发表了论文《一个新型热力循环的研究》,宣称突破了传统的卡诺循环理论,据说是被国际工程热物理学界命名为“顾氏循环理论”。顾雏军开始为其兴趣点寻找实用突破口,发明了格林柯尔无氟制冷剂。这个所谓的理论一出来就受到学术界的抵制,认定:顾氏循环不成立,顾雏军是在“哗众取宠、糊弄外行”。他的研究生导师吕灿仁直接指出:“顾氏循环是骗人的!”但顾雏军本人不仅坚持,而且还对批驳者提出了“侵害名誉权”的指控。创业,按上市公司要求做从1995年开始,顾雏军开始考虑是否把格林柯尔从小做大。自从1989年受英国合作伙伴的邀请到赴英创立格林柯尔后,顾雏军一直认定自己是个技术提供者的角色,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当一个老板。在英国的时候,顾雏军开始考虑收购一个同业的美国公司,利用它可以使格林柯尔制冷剂产品在美国的市场份额提高到20%。顾雏军共花了17个月的时间做这件事。在完成人才架构和全球分区域建立了9家格林柯尔公司后,1995年顾雏军决定回国建立根据地。顾雏军在国内建立的任何公司,完全按照美国、香港上市公司的要求运作。这种未雨绸缪的做法使顾很快尝到了甜头,他整合四家公司组建的格林柯尔科技控股公司去年在香港创业板成功上市,一举融资5.5亿港币。上市后他卖了旧股,套现3个多亿,又分红1亿,这些资金储备成为进一步收购的基础。 顾雏军案有望峰回路转 时隔六年最高法院督促重审2014年1月17日,确切消息称广东省高院已经正式受理了顾雏军对于佛山中院和广东省高院判决的申诉。 2005.8.01顾雏军闪电被拘2005.8.04顾雏军被拘押看守所2005.8.13科龙罢免顾雏军2005.8.17佛山市政府介入科龙2005.12.30科龙确认将向顾雏军追偿2006.3.15科龙否认拍卖顾雏军股权2006.5.11顾雏军被免去执行董事职务2006.7.17顾雏军被证监会永久性市场禁入2006.8.164项罪名 顾雏军被提起公诉2006.8.24顾雏军案突然推迟至9月2006.9.07顾雏军取保被拒 或判20年2006.9.15顾雏军入主前科龙七项违法2006.9.18证监会开罚 顾雏军罚30万2006.10.10顾雏军案再添一项指控2006.10.11顾雏军案开庭再延期2006.10.16科龙原监事会主席追为被告2006.11.07顾雏军案今日开庭审理2006.12.12科龙顾雏军案12日再次开庭2012.9.06顾雏军出狱2012.9.14顾雏军计划召开记者招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