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良伟演杜月笙是什么电影
吕良伟演杜月笙电影有两部,分别是《岁月风云之上海皇帝》和《上海皇帝之雄霸天下》。在这两部影片中,吕良伟所饰演的陆月生就是以杜月笙为原型的,并且这两部都是由潘文杰执导,吕良伟主演的动作片。影片的背景都是旧上海,是围绕上海三大亨杜月笙、张啸林、黄金荣的故事展开的。
现实中的杜月笙1888年出生于上海,十四岁拜了青帮陈世昌为老头子,后来又凭借这层关系进入了黑老大黄金荣的公馆,被黄金荣的妻子所赏识和重用。杜月笙头脑灵活,趁机与军阀、法租界建立了深厚的关系,鸦片生意越做越大,最终彻底垄断了法租界的鸦片生意,声名大振,势力足以撼动整个上海。
吕良伟在一个电影中饰演杜月笙的角色,那部电影叫什么名字?求解
吕良伟电影中饰演杜月笙的电影是岁月风云之上海皇帝和上海皇帝之雄霸天下。 《岁月风云之上海皇帝》 导演:潘文杰 编剧:麦当雄,萧若元 主演:吕良伟,郑则仕,刘嘉玲,徐锦江,叶童,斯琴高娃 上映时间:1993年04月22日 剧情简介 小贩陆月生常为邻里抱不平,被租界探长黄全荣的妻子赏识。未几,陆月生破获宋教仁被刺案真相,令黄全荣名声大噪,黄全荣对陆月生赏识,却招侯飞妒忌。 陆月生、黄全荣出面调息了军阀袁啸军劫取法国鸦片事件,发了财,变为大亨,黄全荣误打督军卢永祥之子,陆月生去奉军军长毕树政处求情,还搭进了名妓老六,无奈卢、毕进一步勒索,被陆寻机反击。 1927年,陆月生目睹国共反目。他反对镇压工人武装与屠杀共产党人,可惜被国民党利用,为了不受制于国民党,他打入商界,以经济力量与国民党抗衡。 《上海皇帝之雄霸天下》 导演:潘文杰 编剧:麦当雄,萧若元 主演:吕良伟,郑则士,徐锦江,刘嘉玲,叶童,苗侨伟 上映时间:1993年05月13日 剧情简介 上海流氓陆月生、黄全荣及袁啸军合称上海三大亨,专营走私贩毒,与国民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陆月生为表其爱国抗日之心,令其社团组成军队,却遭战败,兄弟伤亡。 上海沦陷时,他在戏台重遇旧爱孟小冬,二人在战火中共赴巫山,翌日陆月生被擒,幸其手下曹山及爱犬相救,袁啸军投降日军,黄全荣扮疯,日军招降黄全荣不果,被袁啸军侮辱,陆月生与黄全荣派曹飞灭袁。 曹杀袁后被捕,为陆黄暗加照料,日军投降,国民党古将军答应委任陆为上海市长,却另觅他人,陆之养子吴强更亲自缉捕陆之爱子。 陆决参选参议院当主席,重振社团威风,虽然陆顺利当选,惟古将军表示他为流氓出身,不能称任,故他只得请辞,离开上海,偕孟到香港,到港后,陆一直病在床上,与孟拜堂后即一病不起,临终时说出他觉得被国民党利用,含恨而终。 扩展资料: 剧中主要角色扮演者: 陆月生饰演者:吕良伟 黄全荣饰演者:郑则仕 袁啸军饰演者:徐锦江 孟小东饰演者:叶童 老六饰演者:刘嘉玲 阿桂姐饰演者:斯琴高娃 古羽将军饰演者:苗侨伟 曹山饰演者:汤镇业 影片幕后花絮: 《跛豪》在1992年香港金像奖上的大胜,让麦当雄尝到了甜头,“枭雄题材”在香港也是热的发烫,比之雷洛、吴锡豪这些港产“小巫”,“帮主”杜月笙是绝对的“大巫”。 紧接而来的上下两部《岁月风云之上海皇帝》和《上海皇帝之雄霸天下》,按麦氏本意,这应该是构想中的中国版《教父》史诗片了。 吕良伟在两部戏中虽是主导,但却不断的被插入的旁白打断,似乎预示着强悍人物的命运终难免被更强悍的历史走向所左右。 法租界时代的鸦片生意让他初露头角,军阀混战则让他看清时势,甘为黄金荣向卢永祥的儿子低声下气赔礼道歉,4·12之时被动选择了向“右”,抗日战争更让他从积极抵抗到心灰意冷黯然离沪,战后重建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作为人物传记片,制作方会尽量选择杜月笙好的一面来集中展现,但比之一般的黑帮领袖,杜氏绝对有自己的一套,他不识字,却绝对识得“义气”二字。 他不懂经济,却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生意;他是流氓头子,但在国家危难时却能洁身自好,捐款捐物,号令手下积极参与反日活动;他有N个老婆,却对竹马青梅的孟小冬难舍深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岁月风云之上海皇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上海皇帝之雄霸天下
杜月笙怎么也叫陆月笙
陆月笙是电影《上海皇帝》中以杜月笙为原型创造的人物,为了照顾其后代,并未使用真名。 杜月笙(1888年——1951年),男,原名杜月生,后由章太炎建议,改名镛,号月笙,江苏川沙人(今上海浦东新区),是近代上海青帮中的一员。 1902年,杜月笙进入时为青帮上海龙头的黄金荣公馆,负责经营法租界的赌场“公兴俱乐部”。 1925年7月,杜月笙成立“三鑫公司”,垄断法租界鸦片提运。1927年4月,杜月笙与黄金荣、张啸林组织中华共进会。 1929年,杜月笙任公董局华董,这是华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1929年,杜月笙创办中汇银行,涉足上海金融业。 1949年4月,杜月笙前往香港。1951年8月16日,于香港病逝,终年63岁。 扩展资料:人物成就 民族 杜月笙自始至终都热心支持中国人的斗争,并提出了六大主张:释放被捕学生;抚恤;道歉;取消印刷附律;取消码头捐;收回会审公廨(即收回司法权)。在抗战中,杜月笙曾多年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做过一些有益的慈善事业,曾设立了很多医院。 1938年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理事室迁移香港,杜月笙亲自主持工作,并设立总办事处,以接受海外捐助的物资,并同时筹措救护事业的经费。 1942年,杜月笙筹建了重庆医院,是当时最先进的战时后方医院,受到舆论的称赞。抗战胜利后,杜月笙返回上海,督促上海复员工作,并协助恢复、加强了上海红十字会分会的组织。 社会 1925年5月15日,日本人开设于上海的内外棉纱厂由于虐待童工引发罢工事件,日本人用手枪射击手无寸铁的工人。事件发生后,日本方面利用各种手段将此事强压下来。马超俊(后来曾任职国民党农工部部长)与在上海的国民党人商议决定,联络绅商学工各界做正义的声援。 他们初步决定5月30日在上海九亩地举行民众大会,向日本人提出抗议,但需要有一位“最有群众力量之人”加入。民众大会筹备当局认为杜月笙就是他们要找的那个人。杜月笙闻讯当即取消了所有的应酬,说他要办正经事去。他开始调兵遣将,分配给手下人任务。 1926年六月四日,上海已经成为一座死市。长时间的罢工,使上海10余万工人面临严重的生活问题,杜月笙捐出了大笔款项,还发动工商界的朋友踊跃捐款。上海市民为“五卅惨案”提出的主张,则由北京政府和外国领事交涉累月,几经波折,终于获得部分解决。 政治 1937年11月杜月笙迁居香港。在香港,他利用帮会的关系,继续开展抗日救亡工作。。杜月笙主持的上海敌后工作统一委员会采取各种办法迫使上海资产阶级的头面人物虞洽卿等人离沪赴渝,并成功地策反高宗武、陶希圣脱离了汪精卫汉奸集团。 1938年,国民党政府还设有中央赈济委员会。“八·一三”抗战后,蒋介石安排杜月笙为该会常委,负责粤、桂、闽三省称第九救济区工作。杜月笙还负责与戴笠合作布置向沦陷区搜集情报的人员,以及锄奸策反工作。 军事 1938年杜月笙还直接参与了部分军事行动。八一三抗战爆发后不久,戴笠奉蒋介石之命与杜月笙合谋,利用帮会组织苏浙行动委员会。在苏浙行动委员别动队的5个支队中第一、二、三支队的司令均是杜月笙的门生。 上海沦陷后,蒋介石为了阻止日本海军大规模溯江西侵提出了封锁长江的计划。杜月笙率先指令自己的大达轮船公司开出几艘轮船行驶至江面凿沉。而后,其他轮船公司也纷起响应,凿船沉江,阻塞了长江航道,迟滞了日军的进攻。 文化 杜月笙对子女的教育高度重视。杜月笙还在法租界善钟路创办了一所正始中学,亲任董事长,聘陈群任校长;并在老家浦东耗资10万元,建起“浦东杜氏藏书楼”,附设学塾。上海沦陷后,杜月笙还以市各界抗敌委员会负责人的身份仍在租界内坚持了一段时间。 他曾花巨资买了不少共产党出版的《西行漫记》、《鲁迅全集》等进步书籍,烫上“杜月笙赠”的金字送给租界内的各大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杜月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