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力教育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天津自力教育 > 文章大全 > 正文
把天津人叫卫嘴子是因为“会吃”还是“会说”?
把天津人叫卫嘴子是因为“会吃”还是“会说”?
提示:

把天津人叫卫嘴子是因为“会吃”还是“会说”?

天津人有个称号叫做“天津卫嘴子”,不仅是因为天津人特别能说,而且特别会吃。来天津,想要见识真正的“天津卫嘴子”,那么品尝 美食 少不了的了。本篇就跟着我一起了解下天津有哪些好吃的吧。 天津三绝,必吃! 天津有三绝——“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和“耳朵眼炸糕”。包子、麻花、炸糕这三种小吃 历史 悠久,是天津最为出名的。那么,去哪儿才能吃到最正宗的味道呢?来听我介绍一下。 包子 来天津,怎么能不吃包子。天津包子的名堂可是多了去了,不仅是有名的狗不理,大街小巷还有很多物美价廉的老字号。皮韧馅足,口口满足啊。猪肉、三鲜、鸭油……丰富种类的馅料,让包子口味变得不同凡响! 天津包子 餐厅推荐 狗不理(水上北路旗舰店) 狗不理这响当当的名字,来天津的游客怎么也得来打次卡吧。不仅有招牌的包子,还供应正宗天津菜。此外,相声表演也是一大看点。 狗不理包子 营业时间: 7:00-21:00 推荐菜:三鲜包、传统猪肉包、蟹黄包 地址: 水上北路津龙公寓16号 陈傻子餐厅 包子是餐厅的一绝,同时还供应丰富的家常菜。菜量很大,可千万别点多了。餐厅装潢古色古香,气氛热闹。吃着包子,听天津当地人聊天,特别有生活气息。 推荐菜:包子、八珍豆腐、干煸鱿鱼须、鸭油包、软炸虾仁 地址: 南丰路200号(近崇明路) 津门如意包子铺(宾西路店) 老字号的包子专卖店,天天门庭若市。当地人来都买个两三斤带走,要买可得耐心等待了。店内还供应特色凉菜,就着凉菜吃包子,爽! 营业时间: 10:00-22:00 推荐:包子、三鲜包子、素什锦、酱头肉、鸡蛋馄饨 地址: 宾馆西路39号(中国邮政对面) 麻花 天津麻花的名气可是响当当的,“香、酥、脆、甜”一个都不能少,还有丰富口味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散装的买了当零嘴,礼盒装的买了送亲友。 天津麻花 餐厅推荐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古文化街店) 天津麻花的第一号招牌,来天津买特产必到的一家店。各种大小礼盒、缤纷口味,直挑的人眼花缭乱。 桂发祥 地址: 古文化街宫南西街117号 营业时间: 08:30-18:30 推荐:麻花夹馅麻花、崩豆张、大麻花、玫瑰饼 炸糕 黄米和江米经过碾磨做成面皮,内里是红豆和红糖熬成的豆馅,下锅炸成金黄。外皮酥脆,内里绵软,米香夹着豆香,甜糯又不腻口,堪称绝品。 炸糕 餐厅推荐 耳朵眼(食品街店) 始创于1892年,味道正宗地道,总是门庭若市,是来天津必打卡的一家小吃店。 耳朵眼炸糕 地址: 南市食品街1区16号(近清和大街) 营业时间: 8:00-19:00 推荐:炸糕 、豆馅 、驴打滚、耳朵眼炸糕、茶汤 隆月斋张记炸糕 张记炸糕个大皮薄馅厚实,价格还实惠。不论热的还是凉了,都一样美味。 地址: 清真南大寺门口北侧 营业时间: 06:00-11:00 周一至周日 推荐:炸糕、桂花酱 、玫瑰花蜜 十月炸糕(中山路店) 虽是小店,但特别有名。炸糕酥脆不油腻,内馅甜度刚好。小店早上排队人多,下午好些。 地址: 中山路 美食 街 营业时间: 09:00-21:00 周一至周日 推荐:豆沙炸糕、炸糕、豆馅 天津独有,锅巴菜! 锅巴菜,又称为嘎巴菜,是天津独有的地方传统风味小吃,游客来天津必定要尝尝这一美味。锅巴菜是将绿豆煎饼切成细条,拌入特制的卤汁中,再配以小料。卤汁浓郁,口味独特,是天津常见的早餐之一。 锅巴菜 餐厅推荐 鑫顺成锅巴菜(胜利路店) 绿豆面做的锅巴不软不硬,卤汁咸淡适中。还有果头、油饼、豆浆等品种可选。 地址: 胜利路隆新里底商 推荐菜:锅巴菜、果头、发面勃勃、油饼、豆浆 清真马记富来饭庄 店内来吃早餐的很多,一碗嘎巴菜、一个牛肉烧饼,吃的人神清气爽。还有很多地道天津菜,菜量颇大,量力而点。 地址: 鼓楼南街76-80、86号 午餐 11:00-15:00 周一至周日;晚餐 17:00-21:30 周一至周日;早餐 05:30-10:00 推荐:锅巴菜、老豆腐、醋溜苜蓿、豆浆、老爆三 内有乾坤,惊喜! 天津有些小吃外表看起来普通,但内有乾坤。咬一口,惊喜满满! 卷圈 卷圈是将豆芽、香菜、香干等料混合成馅,用豆皮将其包裹住,然后两头和接口处用面糊封住,放入热油中炸熟,口感丰富,香溢满口。 餐厅推荐 荣真斋 人气很旺的一个外卖小窗口,很多人来此买早餐。很多品种要赶早买,晚就没有了。 地址: 西湖道南丰里16号楼底商(老城里钙奶汤圆东侧底商) 营业时间: 10:00-19:00 推荐:鸡丝卷、鸭丝卷、素卷圈、炒虾酱、鸡排 清真源素斋老味卷圈(佳园里店) 经营多年的一家早餐店,卷圈口味出彩。还有藕夹、茄子夹等丰富选择,量大实惠。 地址: 佳园里社区商业街中心西路南区20号(佳园南里对面) 营业时间: 早餐 06:00-11:00 周一至周日 推荐:卷圈、熏鸡蛋、藕夹、菱角汤、茄夹 蛤蟆吐蜜 蛤蟆吐蜜是天津回族的传统小吃,也是天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蛤蟆吐蜜实际上就是豆馅烧饼,因烧饼边上开口吐出豆馅的形象而被称为蛤蟆吐蜜。 餐厅推荐 蛤蟆吐蜜 蛤蟆吐蜜 地址: 鼓楼南 美食 街6号(中央古典商亭、格格府旁) 营业时间: 09:30-17:00 周一至周日 推荐:蛤蟆吐蜜、传统豆沙馅、巧克力蛤蟆吐蜜、干蹦儿、低糖蛤蟆吐蜜 肉龙 肉龙也称为懒龙,是天津的特色面食。肉龙是将面擀成饼,再抹上肉馅,卷起来后在锅内蒸熟。一般搭配稀饭一起食用,味道更佳。 餐厅推荐 津味肉龙(和平店) 该店的肉龙拥有牛肉、猪肉等多种馅料,还有包子、粥汤和小菜等可选。店内招牌肉龙馅料厚实,趁热吃最美味。 地址:贵阳路15号(南营门派出所对面) 营业时间: 07:00-20:30 推荐:猪肉肉龙、红糖麻酱花卷、牛肉肉龙、素什锦、小米粥 小刘清真私房肉龙 非常火的一家肉龙店,总是排着长龙。口味颇具特色,很多人会来此寻找小时候的味道。 地址: 洪湖里地铁站D出口后身津门 美食 小吃街c06座 营业时间: 10:00-22:00 推荐:黑椒牛肉、三鲜肉龙、牛肉肉龙、鱼香肉龙、酱香牛肉 看似普通,实则销魂! 因为天津人对 美食 的极致追求,有些在其他城市也很常见的普通小吃,被天津人做到了销魂的味道。 煎饼 天津人对煎饼的执着,可能是全国其他地区的人所不能体会的。从饼皮到夹馅,天津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 天津煎饼果子 餐厅推荐 董记煎饼(西湖道店) 煎饼饼皮有紫米面、糯米面、小米面、绿豆面、黑豆面等可选,煎饼筋道、有嚼头。 地址: 西湖道8号楼底商(白堤路口) 营业时间: 5:00-21:30 推荐:紫米的、糯米的、黑米的、绿豆的、五谷的 南楼煎饼果子 这家店可算是天津独树一帜的一家了,晚上开始营业一直到早上,适合夜猫子来此吃夜宵。煎饼的味道也是正宗,外皮嫩、酱汁涂抹均匀。再来碗云吞,来点儿鸭脖子,真是完美的一餐夜宵。 地址: 围堤道与隆昌路交叉口东北角 营业时间: 20:00-次日06:00 推荐:煎饼果子、双鸡蛋果蓖儿、云吞、鸭锁骨、鸭脖子 陈秀云煎饼果子 性价比超高的一家店,煎饼果子分量十足,小胃口的MM怕是一个人吃不完。 地址: 西康路与宜昌道交叉口 推荐菜:煎饼果子、绿豆面煎饼果子、馃箅儿的、单蛋单果、双蛋双果 烧饼 烧饼,大家当然都知道。但天津人将这一大众化的面食,做出了颇多的品种,芝麻烧饼、油酥烧饼、起酥烧饼、杜称奇火烧等多种花样拥有各具特色的美味。 餐厅推荐 至美斋(复兴路店) 拥有近百年 历史 的老字号,酱牛肉是店内招牌。来此的食客都会买酱牛肉夹烧饼,酥脆的烧饼包裹着筋道的牛肉,让人流连忘返。 至美斋 地址: 复兴路与芥园道交口先春园底商 营业时间: 10:00-20:30 推荐:牛肉烧饼、酱牛肉、熏鸡蛋、羊汤、牛肚 杜称奇小吃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店铺, 历史 悠久。除了经典口味,还有些别家店买不到的味道,比如特别适合老人吃的黑米椰蓉。 地址: 西湖道南丰里小区12号楼底商 营业时间: 05:30-20:30 推荐:牛肉烧饼、蒸饼、麻酱烧饼、黑米椰丝烧饼、豆馅烧饼 正宗天津菜,讲究! 天津菜用料广泛、口味多变、注重调味和配色……其中老爆三、八珍豆腐、罾蹦鲤鱼等是来天津必尝的招牌菜。 餐厅推荐 津菜典藏(人民公园店) 津菜典藏是一家在继承津菜经典的同时,又开发了不少创意菜式的 时尚 餐厅。 地址: 琼州道103号人民公园南门对过(金逸影城楼下) 营业时间: 11:00-14:00,17:00-20:30 推荐菜:津味油条、罾蹦鲤鱼、宫保鳕鱼粒、老爆三、市井水爆肚 红旗饭庄(河西店) 老天津都知道的饭店,据传罾蹦鲤鱼就是这家首创的。菜品口味正宗,量大实惠。 地址: 隆昌路68号 营业时间: 10:00-14:00 17:00-22:00 推荐菜:罾蹦鲤鱼、清炒虾仁、老爆三、独面筋、九转大肠 大铁勺酒楼(迎水道店) 性价比极高的家常菜馆,出品颇有“家的味道”。餐馆生意火爆,环境非常热闹。 地址: 迎水道138号物美生活广场3楼(近梅苑路) 营业时间: 11:00~14:30 16:30~21:00 推荐菜:铁勺凤爪、八珍豆腐、宫保虾球、铁勺爆肚、宫保鸡丁 桂园餐厅 餐厅隐藏在五大道的洋楼里,环境优雅。店内装修朴素老旧,服务亲切热络。菜品也是味美实惠。 地址: 成都道101-103号(近桂林路) 营业时间: 中午11:00-14:00 晚上17:00-21:00 推荐:黑蒜子牛肉粒、八珍豆腐、菊花茄子、香酥鸡、芥末黄瓜 吃了不够,还要带! 来天津,照例是要买点特产回去的。不仅可以照顾还没吃够的胃,也可以作为伴手礼送亲友。种类丰富的糕点就是首选了,各种酥啊、饼啊……只怕是要挑花了眼。 餐厅推荐 桂顺斋(和平路总店) 桂顺斋是一家专做传统清真糕点的门店,在天津当地人口中口碑甚好。糕点选料地道,制作精良,口味正宗。包装还精美得体,非常适合送人。 桂顺斋 地址: 和平路101号(福安大街口) 营业时间: 8:30-20:30 推荐菜:白皮儿点心、萨其马、八件儿、绿豆糕、马蹄酥 欣乐糕点店(食品街店) 经营多年的国营老店,穿着白大褂的服务员特别有古旧味道。店内糕点种类颇多,中秋节还有月饼供应。 地址: 荣业大街32号增1号新世界花园底商(永安医院对面) 营业时间: 9:00~19:00 推荐:月饼、马蹄酥、奶皮酥、萨其马、核桃酥

为什么天津要叫"天津卫"?
提示:

为什么天津要叫"天津卫"?

第一种说法——星座说“天津”本为星宿名,在《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晋书·天文志》、《隋书·天文志》、《宋史·天文志》等史书中都有关于“天津”或“天津”之别名的记载。作为天上的星宿,“天津”还有一些别名,如“天横”“箕宿”“天津九星”等。清朝乾隆年间《天津县志》收记以上诸条,并以此作为天津“故以为名”的说法之一。战国时期著名的浪漫主义大诗人屈原在《离骚》这首长诗中,就写有“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的诗句。这是浪漫诗人驰骋神奇的想像,为了探求真理而在九天之上遨游,意为:我早晨从东方的银河出发,傍晚到达了西方的尽头。楚辞注曰:“天津,东极箕斗之间汉津也。”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天津是天界东边箕星和斗星之间的银河”。所谓银河,就是晴夜所见环绕天空呈灰白色的光带,由大量恒星构成。银河的别名很多,如云汉、天河、天汉、天杭、银汉等等。“天津”也是“银河”的别名之一。数年前,天津建成一座规模宏大气势雄浑的都市广场,市地名办公室组织学者开会讨论,为之提出若干命名建议。其中笔者提议的“银河广场”,被市政府采纳。究其原因有四:一、“银河”之名与天津之名在历史语义上相关相谐;二、群星闪烁之浩瀚银河与广场中月亮造型相切合,象征天津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群星灿烂,前景光明;三、“银河广场”平仄相调,读音顺畅,语言平易;四、“银河”与天津近年新命名的“津河”、“金街”等地名形成相互呼应和谐的系列格局。第二种说法——缘河说《金史·河渠志》载:泰和六年(1206)“十二月,通济河创设巡河官一员,与天津河同为一司,通管漕河闸岸,上名天津河巡河官隶督水监”。这是说金朝设有“天津河巡河官隶督水监”的官署,负责天津河的漕运护卫,以及两岸河道水闸的管理工作。《天津卫志》在记述“学田”时,称其有“一坐落天津河北武清县”。注意,这里的“天津河北”并非“天津”“河北”两地名的并列,而应断句为“天津河︱北”,就是天津河北岸的意思。由此可见,历史上确实存在着“天津河”之名。另外,天津又是一座著名的桥名。《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天津桥】在河南洛阳县西南二十里。隋炀帝迁都,以洛水贯都,有天汉之象,因建此桥。用大船维舟,以铁索勾连南北,夹路对起四楼,名曰天津。唐贞观十四年,更令石工累方石为脚。宋建隆二年,留守向拱重修,砌以巨石,基址甚固。横亘洛水,为都城之胜。今曰上浮桥。”《旧唐书·肃宗纪》至德二年:“广平王入东京,陈兵天津桥南,士庶欢呼路侧。”即此桥。唐人许浑《十二月拜起居表回》诗云:“一章西奏拜仙朝,回马天津北望劳。”这里的“天津”即指天津桥。传说宋代大学者邵雍,曾和客人一起在洛阳天津桥上散步,忽然听到杜鹃叫声凄然,有所触动并感悟,预言天下将大乱。这就是“天津桥上闻杜鹃”的著名故事。第三种说法——关口说《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天津关】在京兆宛平县西二百余里。又名天门口、大口。宋嘉定六年,蒙古铁木真自大口攻金中都。即此。”据《天津县志》介绍:“按旧志,天津本近口关名,在良乡北……据《畿辅通志》考证,天津关在宛平县西二百一十五里。《方舆纪要》则称关在阳乡里北百余里,至易州出大龙门凡十五关口,中间差大者曰天门关,或云天津口。”所谓星座说、缘河说包括桥名说、关口说,以上三种说法,都源于历史典籍,皆有名可考,有证可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天津”这个双音节专用名词,在历史上曾为天上“银河”之别名,在隋唐时曾为洛阳附近的一座桥名,在金朝时曾为一条河流的别名,在宋代时曾为一座关口名;但应实事求是地指出,这几种说法与“天津”这座城市真正得名的原因,并无直接的因果关联。第四种说法——“天朝津梁”说另有人认为,“天津”之名,寄寓“天朝津梁”之意。因明朝建都北京之后,外邦朝拜的使者,各地任职的重臣,凡进京觐见皇帝者,大多经过河流汇集的天津,再沿着北运河取道通州以抵达北京,所以天津成为通向北京的门户津梁。关于“天津”得名,史料最充分、记载最清楚、最有说服力的,就是:第五种说法——赐名说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明成祖朱棣登基,翌年改元“永乐”。永乐二年(1404年),在直沽设卫筑城。为了纪念“靖难之役”的胜利,朱棣赐名“天津”,意谓“天子经由之渡口”。“天津”这个地名,是从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天津筑城设卫之后开始出现的。明朝文人李东阳撰写的《天津卫城碑记》记载:“我朝文皇帝﹙指明成祖朱棣﹚,兵下沧州,始立兹卫,……立为今名,则象车驾所渡处也。”程敏政在重修《天津涌泉寺碑记》中说:“我文帝入靖内难,自小直沽渡河易南,命其地曰天津。”1961年,在和平区南门外大街路东民居发现的明代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四月立的《重修三官庙碑》记载:“夫天津小直沽之地,古斥卤之区也。我朝成祖文皇帝,入靖内难,圣驾尝由此渡沧州,因赐名曰天津,筑城凿池,而三卫立焉。”结论:以上历史记载基本一致,明初镇守北方的燕王朱棣,为从侄子惠帝手中夺取皇帝的宝座,率领部队从天津﹙当时叫海津镇,别名直沽﹚渡河南下,直捣沧州,最后攻占南京。参考资料

为什么说天津人都是”卫嘴子“?
提示:

为什么说天津人都是”卫嘴子“?

因为天津人能说会道,不仅爱说话,而且还会说话,素有“能把死人说活了”之称,所以天津人才会被称为“卫嘴子”。天津人一天到晚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是由于天津属于港口城市,来往商人很多,那么做生意就要用语言沟通,这就使得天津人越来越会说话。再加上天津戏曲快板的流行,因此天津人就给人们留下了爱说且会说的印象。 首先说一下“卫嘴子”其中“卫”字的由来,天津在古代,是军队驻军的地方,这个“卫”字是军队的编制名称,所以当时的人们就称天津这个地方为“天津卫”。俗话说“人嘴两扇皮,咋说咋有理”。由于天津占据着独特的地理位置,港口码头,来来往往的人们络绎不绝。这其中就有很多商人,那么为了做买卖,就要说话,进行语言沟通。这不仅练就了天津人强大的嘴皮子功力,也丰富了天津人的语言文化。天天和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进行沟通,以至于天津人的性格渐渐变得都很外向,因此天津人就给人们留下了能说会道的印象。一提起天津人,都夸赞天津人爱说话,所以当时的人们就称天津人为“卫嘴子”。 一提起“数来宝”,人们就会想到了天津快板,表演者一手敲打着快板,嘴里快速地念着用方言组成的短小精悍的词语。这种快板的流行,也促使天津人越来越爱说话。再加上天津戏曲文化的传承发展,例如《狗不理包子》和《武松打虎》,天津人也给人们留下了风趣幽默印象。 天津人爱说话,用诙谐幽默的独特方言,为生活增添了乐趣。能说会道,嘴皮子功夫甚是厉害,“卫嘴子”也就成为了天津人的标签。